“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走进苏州大学-凯发网站

作者:发布时间:2024-06-11浏览次数:10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6月5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南京图书馆(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和苏州大学联合主办,苏州大学图书馆承办的“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走进苏州大学。

本次活动以独墅湖校区炳麟图书馆为中心,采取双场地、多样式同步推进,充分展现古籍之魅力。主要包含修复体验与古籍插画展以及“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专题讲座两个部分。在炳麟图书馆二楼大厅,图书馆、社会学院联合苏州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文藤花开 匠心古韵—苏州书画装裱与古籍修复技艺巡回展及古籍修复体验活动”继去年的火爆场面,再次获得师生的青睐;“书世界 画春秋——苏州大学馆藏古籍插画展”则以插图为媒,引导师生共同走进古籍世界。通过嵌入式课程、沉浸式体验、辅助式鉴赏,多渠道多视角激发青年学子走近古籍、了解古籍,认识到古籍传承、保护、活化的重要意义。

专题讲座在炳麟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内举行。图书馆馆长助理储开稳代表图书馆致欢迎辞,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苏州大学图书馆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联合校内外资源组织开展的古籍展览、沉浸式体验以及古籍进校园等相关活动和工作。“芒种,是为光芒植根。”随后,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刘蔷教授给大家带来题为:《在研究中见证古籍善本聚散流传的意义——以清宫旧藏“天禄琳琅”的整理与保护为例》的专题讲座,将古籍的光芒在听众心中植根。刘教授围绕“天禄琳琅”特藏的建立、清宫藏书源流、《前编》书的焚毁与重建、藏书的外部特征、流散与现存情况以及修复与影印出版等内容,结合丰富的版本书影,梳理了“天禄琳琅”藏书大概的始末源流和前世今生。刘教授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天禄琳琅”藏书研究,在海内外公私藏家中搜寻“天禄琳琅藏书”的遗珍,对善本古籍的整理保护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她通过自己十多年对古籍善本的研究与追索,和听众分享古籍聚散流转背后的故事,让大家在聆听中感受到古籍整理和保护的意义。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深化公共图书馆与高校系统的合作共享,进一步拓宽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撰稿:马俊芬、王飞

图片:屈寅非、黄湲丹

审核:钱万里、储开稳


凯发k8旗舰厅的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 地址:苏州市十梓街1号 邮编:215006
网站地图